截至8月15日,自己开始有时间准备一下年中总结和投资思考总结。整个这一年自己坐了一次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大风车。有几个关键节点自己想要总结和记录下来
- 在3月17日自己经历了最惨重的跌幅,三个账户加起来的累计亏损在百万左右。
- 戏剧性的是在7月31日,也就是日期有点玄幻的选择下,在拉回全部百万左右亏损的同时,实现盈利百万左右。
- 大概在6月20日前后拉回全部的亏损开始走向正盈利
在正盈利之前,自己对自己的投资策略做了接近于颠覆性的改变。自己总结一下大概有这些改变
- 之前全部都是自己的逻辑,买的都是自己认为有前景的,有逻辑的东西。
- 开始认识到,自己能在股市里面赚钱,并不是自己能力强,而是运气占据了很大的成分。
- 今年能拉回亏损开始盈利最重要的是开始选择了医药,消费,白酒这几个行业。
即便是选择了医疗,消费,白酒,这些行业,今年算是医药消费的结构性牛市,很多人得到了非常好的收益,但是对自己来说,只是拉回了全部的亏损,并且开始有了一定的盈利。应该说大概是30-40%的收益吧。但是8月份又跌回去不少。
基本上自己和家庭的全部开支都是依赖于股市的收益,并且自己的长期使用融资杠杆的,所以自己总结下来的操作和市值管理方式大概是这么几种。
- 全程保持净资产100%满仓,除非极端情况,否则不会减少净资产满仓。
- 融资资产长期保持在最低净资产的20-30%的水平,比如100w净资产,那么融资资产长期保持在20-30w。
- 在很高位,或者很低位,自己得融资账户会进行打满和减仓动作。
- 核心5-7只股票基本上重仓持有。
- 小部队,自己会尝试使用3-10w进行游击战。
然后经过这几个月的操作方式和总结,自己进行了一些思考。
- 重仓持有,需要集中,也就是集中集中再集中,越是集中仓位,收益情况会越好。但是不是单一集中那种,而是进行行业弱关联的集中,也就是3-5只进行重仓。
- 游击战基本上是盈亏平衡,自己的短线操作水平不行。没有办法进行游击战盈利。基本上自己开始放弃低于10w元的短线操作。
- 游击战的进阶版开始考虑。也就是一笔操作控制在20-30w之间。也就是说。既然自己是看好的。那么果断一点之间上20-30w的仓位上去。而不是2-3w一点一点的买。基本上小仓位的盈亏对自己来说总是不疼不痒。还浪费自己非常多的时间,得不偿失。
- 要减少自己的操盘时间和看盘时间。目前是3-4个小时,想办法控制在低于2个小时的样子。减少操作时间。
目前来看,自己持有的核心重仓股票,在去年,前年,以及今年前面几个月,主要是华兰生物,恒生电子,东方财富,同花顺这几个,反复赚到了钱,恒生和东财属于持续持有。但是上半年最惨的应该是自己认为两会有机会,然后重仓了新华社,结果在这个股票上大幅的亏损,正常来看不会亏损这么多,应该也有疫情原因,大家对两会预期直线下降。然后自己还是坚守自己的比较狭隘的逻辑和思考方式吧。
后来。转折点应该在自己开始注意到疫情逻辑,在疫情股票以及涨起来之后,自己关注到了蓝帆医疗。从22左右建仓,然后一口气拉升到了30元附近。自己赚到了一些钱。后来,因为自己持续性在雪球关注一些大V吧。
这个时候有几个转折点,总结一下。
- 上半年几个月,自己关注好几年的省心省力,基本上和我一个档次,一路亏损。也是没招。
- 二哥,在重仓泰格医药和恒瑞,等等一大片医疗的基础上,继续高歌猛进,心里那个酸。
- 养大在前面几个月基本上就是嘴上说我是看好这个行业这个股票,然后第三天就清仓走人的类型。
然后,牛逼之处来了。
- 省心省力继续坚守自己的新高持有的逻辑思路,在股市行情起来之后,抓住了很多好的机会,这个眼光还是非常厉害的。盈利大幅上升。
- 养大差不多时间进行同样的升华。进入了医药消费的领域,开始重仓泸州老窖和泰格医疗,恒瑞,等等吧。
- 同时出现了其他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高人,大概5-10个吧。一叶知秋,消费,茅台恒瑞,等等吧,包括牛逼的大树。
自己在这些大V的沟通理解下,在他们每日的分享和学习下,自己在最痛苦的时候,开始尝试改变,这也是人类进步的模式吧。
- 开始尝试进入几个重仓股,恒瑞医疗,泰格医疗,华兰生物,五粮液,同时继续重仓自己的恒生电子,东方财富。
- 其他尝试过,泸州老窖,通策医疗,爱尔眼科,等等一系列吧。
在重仓医疗和消费之后,自己发现自己又一些改变
- 开始慢慢理解,大消费,大医疗,大科技的牛市结构性牛市逻辑。
- 重仓这些股,你发现自己是可以睡得着的,因为行情再烂,这些核心重仓,基本上是跌幅比较小的。
也就达到了自己一直想要实现的方式,就是满仓满融来对抗系统性上涨风险,选择优质股票来对抗系统性下跌风险。
在7月份自己有了盈利之后,转出了2020年的全部生活费,让自己后半年的日子稍微好过一点,然后自己开始有点飘,开始尝试用短线,做很多的股票尝试,比如长电科技,中国软件,紫光国微,等等吧,一系列的短线思维,又一次证明自己的水平太差。
所以自己现在觉得自己再也别考虑用3-10w的方式做短线了。水平太烂还是别考虑了。
目前的重仓,自己进行各种调整之后,基本上锁定在下面这几个
- 泰格医疗 - 创新药领域 成长性
- 恒瑞医疗 - 创新药领域 核心龙头
- 华兰生物 - 疫苗和血制品 成长性
- 恒生电子 - 金融科技 成长性
- 东方财富 - 互联网券商 成长性
- 五粮液 - 消费白酒 核心龙头
这六只自己经过这半年的折腾,选择下来。预计是自己未来3年左右会不离不弃的股票。80%左右的仓位包括融资仓位,都会聚焦在这六只股票上。
同时自己目前在大科技上,以及金融三傻领域也考虑了一些第二个梯队的股票。
- 中国软件 - 国产替代和操作系统规划
- 长电科技 - 芯片替代和封测龙头
- 新华保险 - 保险龙头,吐槽下中国平安
- 光明乳业 - 奶制品成长性更强
- 保利地产 - 地产后半年行情更好
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吧,但是总的来说是基于这些股票进行操作。第二个梯队的股票基本上持仓不会超过30w。属于中短线的持仓方式。核心应该还是上面六只。
华兰生物,东方财富,恒生电子,自己都是持有了3年以上的,未来几年应该也会继续持有。希望能够陪伴企业共同成长。
自己是有写投资记录的习惯的。下面的截图,说明自己是从2011年开始记录自己的投资生涯。2021年也已经开始规划和筹备策略计划。
- 每一个重要新高或者最惨的时刻,自己都会做一些截图留存。
- 一些逻辑和思考,市场的分析和逻辑,自己都会持续性的记录
- 每一年的投资策略,思考,大概都会写7-10w字的样子。
也希望自己的继续坚持下去。用很多年的思考和总结,让自己的系统性操作方式能够继续推进。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各种不足,希望通过一些阅读和学习,能让自己更快的成长。
最后。做一下自己这半年最重要的体会吧。
炒股,投资,投机,投资,怎样都好。自己认为,最重要的能力,是心态。
心态的控制,把握,贪婪,恐惧,市值,资金,跟随,割肉,等等吧。这些一系列的操作方式,包括运气,开心,满足这些。最终,都是由自己对自己心态的控制,来决定是非成败。
在股市里,想要生存下去,最重要,最核心的,就是学会控制,并且学会管理自己的心态。
心,稳了。赚钱有时候,是一种必然的结果。
2020年8月15日 12点59分 绍兴办公室